手机摄影之初
大概是从2015 年年初,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手机摄影”这种比较潮流也比较轻松便捷的拍照方式。原因之一是自己喜欢拍照,各种摄影网站和微博也翻得频繁,认为手机摄影这种新锐的拍照方式确实能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其次,归功于手机拍照的便捷性。
工作以后,认真拍照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奢侈,每次出门包里装着沉重的单反的确让人头痛不已。而手机作为每天携带的数码工具,加之较出色的像素质量(比如7Plus,除了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还配备了一个可将景物拉得更近的1200万像素长焦镜头),可以随时随地(像西部片牛仔一样帅气地掏出左轮,啊不,是手机,一顿啪啪啪,一瞬间完成)不受任何制约(像狗仔队一样深藏功与名)的拍起,立刻成为我的新宠!拍完后的照片迅速进入修图爱屁屁( 我最常用的是VSCO,可以模拟各种胶片味道,以及Snapseed,VSCO 里调完色,用它对照片进行整体和局部的修改),接着就发票圈、微博、LOFTER 或者INS等社交平台,默默等待一大波赞。
手机摄影感悟
就这样断断续续拍到了现在(作为建筑设计画图狗经常熬夜加班,有时一个月也拍不了一张), 自认为拿的出手的也就100 多张(确实有点低产了)。拍摄对象嘛,杂七杂八的几乎什么都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建筑。
在这期间得到了许多乐趣,也收获了不少心得:通过线条和环境去营造建筑空间感和氛围感;通过引入光线和人物增加照片故事性等等。当然,曾经也迷茫过,面对手机里一大堆极简主义风格照片,难以说出其中含义;也会被一些不理解的朋友吐槽照片投机取巧,内容空泛。但不管怎样,仍然觉得手机摄影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一种回归纯粹和简单的内心独白。
手机建筑摄影心得
言归正传,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教大家怎样用手机拍摄建筑,其实更多的是想分享自己用手机建筑摄影方面上的一点心得和“套路”,来抛砖引玉。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绝对不是艺术家们无病呻吟式的感性比喻, 而是对建筑内在和外在魅力最完美的诠释。音乐的“好听”和建筑的“好看”是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外在美,而他们共同秉承了这样一些内在美:序列、节奏、严格数学化的比例、 对称、均衡等造型特点。因此,把握好了建筑内在美的含义,就能更好的揭示建筑的外在美。
下文就从韵律、形式、材质以及人物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手机建筑摄影的心得。
1
韵律
建筑空间及其立面图案、结构构件的序列、节奏、重复和对比,都是一种天然有序的韵律美。
△ 摄于浦东国际机场候机厅 Iphone 6S
屋顶有序规整的结构构件,展现出建筑空间的韵律感
△ 摄于上海静安寺附近商场 Iphone 6S
通过有节奏感的的外幕墙形式,表达建筑的外在形象
△ 摄于香港理工大学 Iphone 5S
西侧中庭每层有序重复的设计手法彰显纯净的建筑空间
△ 摄于浦东国际机场 Iphone 6S
墙体悬挂重复相似的装饰构件,体现建筑内部空间性格
△摄于上海淮海路某商城 Iphone 6S
像钢琴琴键一样有序变化的装饰构件,体现商场的时尚前卫的特色。
△摄于上海虹桥机场 Iphone 5S
有序排列的优雅结构形式,赋予大空间建筑别样的美丽
2
形式
建筑形体自身的形式、内部空间的形式以及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形态,都能很好地展现出建筑的内在和外在美。因此这些都可以成为手机建筑摄影强有力的素材。
△摄于香港理工大学 Iphone 5S
几何形式的空间线条凸显科幻般的建筑性格
△摄于香港理工大学 Iphone 5S
天花板的折线形式和建筑外立面层层线条形式相互呼应
△摄于上海虹口SOHO Iphone 6S
条形的铝板吊顶成为视觉引导,增强建筑空间的深邃感
△摄于上海静安CBD Iphone 5S
充满魔性的螺旋式楼梯形式,增强建筑内部空间特色
△摄于上海世博会建筑 Iphone 6S
网状的外幕墙结构形式和建筑曲面形体相得益彰
虚实对比彰显层次
△摄于天津地铁站 Iphone 5S
层层结构线条形式无线延伸,赋予地铁空间无限神秘感
△摄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Iphone 5S
纯净的水面延伸了建筑的空间层次
体现现代主义建筑的摩登感
△摄于上海外滩 Iphone 5S
历史悠久的汇丰银行,斑驳的水面
倒置的构图方式形成浓郁的历史穿越感
△摄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hone 5S
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直线条,在阴郁的天气下彰显霸气
3
人物
很多时候,一副好的建筑摄影作品都需要有表现力的人物去衬托。人物在建筑中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来表现建筑的尺度。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情绪和动作去烘托建筑的感染力,赋予建筑更多的感情和思绪。
△ 摄于上海 MD 画廊 Iphone 6S
人物藏于大小不一的白色气球装置后,只显示身体局部
不仅能烘托展览的神秘气氛,更能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 摄于青岛大荣中心下沉广场 Iphone 6S
人物位于建筑阴影和阳光的交汇处并且与阴影位置平行
给画面带来平衡感和趣味性
△ 摄于上海老建筑 Iphone 6S
最喜欢的螺旋世界,网红修长的手臂和手指
瞬间觉得老建筑焕发了生机
△ 摄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hone 5S
人物成为整个空间点、线、面的重要构成元素
给画面带来了绝佳的平衡感
△ 摄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Iphone 5S
机场出入口的人物正好位于画面的三分线位置
增加了建筑的故事性
仿佛神秘人物的科幻世界之旅
△ 摄于上海虹口 Soho Iphone 6S
通过安详静坐的人物来烘托建筑内部空间的纯净
△ 摄于青岛大剧院 Iphone 6S
通过人的尺度反衬出建筑体量的巨大
△ 摄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hone 6S
阳光帅气的文艺小鲜肉和酷炫折线空间相得益彰
相互映衬
4
材质
建筑材质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是建筑给人最直观感受的物质基础,其所表现的材质美感也是建筑本身的美学感官。建筑设计师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材质去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因此建筑材质也成为我手机建筑摄影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摄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hone 5S
玻璃幕墙的质感让画面充满现代主义建筑的摩登时尚感
△摄于深圳华美术馆 Iphone 5S
外墙由玻璃幕墙和蜂巢状钢结构组成单一的原始六边形
通过复杂有机的组合形成由实至虚、由小到大和多层次渐变的三维视觉效果
△ 摄于上海虹口 Soho Iphone 6S
金属编织网材质精致细腻,与建筑整体形象相呼应
△ 摄于上海虹口 Soho Iphone 6S
流动的曲面铝合金吊顶展现出室内的优雅大气
结语
作为非专业的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个人对于手机摄影或者其他摄影方式的理解还有太多的局限性。对于我来说,手机摄影特别是手机建筑摄影更多的是一种记录生活,了解世界,激发内心想象力的一种方式。它带给我的执着与坚持、思考与收获、快乐与释然已使我受益匪浅, 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作者
感谢 费洛蒙分子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Pher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