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 他明白 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他明白 他明白 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
——《山海》,草东没有派对
山与海组成了许多文学里的意象。没错,提起山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往往是缥缈空旷和与世隔绝,是梦想。总之,不会是城市的繁华与华灯点点,不会是世俗和烦恼。
(图片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uk/pin/793759503056328398/)
那么“建筑”作为一种人造物,难免与“尘世”挂钩,它又该如何对话山海?今天小编带你抛弃那种“世俗的欲望”,来看看建筑与山海的对话。
在中国风水学里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也就是说建筑最佳的选址应该是在傍山邻水之地,更有“山管人丁,水管财”等有些玄虚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背山面水”这一讲究竟然不乏科学道理。我们都知道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暖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不考虑强气流的情况下,山朝阳的空气热,阴面冷。根据常识,我们知道要利用阳光自然采光采热。而水可以使空气潮湿,促进多种生物的生长繁殖,也能提供良好的审美体验。
窗外是山的感觉也太棒了吧!
(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2014/12/18/clover-shaped-house-felipe-escudero-chimborazo-mountain-ecuador/)
今天,小编将带你看看与山海对话的建筑们。它们有的独占优势,背山临水;有的则充分呼应山地,利用山地;还有的面朝大海,静静与海浪对话。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对山地建筑和如何更好地利用水景营造氛围拥有更深刻的体会。
01
“海边的山上有一条龙!”
盘踞山间的海边住宅
这是来自一个名为GilBartolome Architects的建筑设计工作室为一对年轻夫妇设计的私宅。这个酷似“龙”的房子建在海边的一块坡度达42度的山地上。
犹如山上的珍珠
正如建筑师所说,该项目的难点不仅是“在困难的地块上建造一座房子”,而且还要“利用周围的景观”。众所周知,“对比”是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方法,在这个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并没有强行把建筑设计成灰溜溜的以便“融入”周边环境,而是选择将其做成一颗“珍珠”般点缀在山间。
建筑整体置于山体内
房子的内部空间都位于山坡内,外面只有一个有着奇妙波浪形且覆盖着镀锌瓦的屋顶。
室内效果
建筑剖面图
该建筑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和玻璃。混凝土被用来建造了整体结构、外部围栏和楼梯,而所有墙壁和上部的阳台则均由玻璃板制成。这些全景玻璃窗保证了充足日照,也方便住户足不出户便能享受迷人的地中海景观。
建筑屋顶
一楼客厅的形状遵循山坡的形状,有一个通往带游泳池的露台的入口。二楼设有两间带阳台的卧室,旨在增加“海边生活”的感觉。
此外,房屋被建在山坡里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地下的温暖——所有房间的温度在全年恒定的为约20 °C。
室内效果
(该案例图片来源:http://bestdesignideas.com/unbelievable-house-mountain-slope-overlooking-mediterranean-sea-spain)
建筑的室内也沿用了“波浪”的元素,从窗户望出去,天花板与远方的水交相呼应。
02
扎婶的山顶博物馆
这是来自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一个博物馆设计。针对这一设计,扎婶希望“游客可以下山探索其洞穴和石窟,然后穿过另一侧的山墙,到达远悬山谷的露台下面是壮观的全景。”这个山地博物馆把人类推到了极限的高度。
博物馆外观(摄影:Wist Haler)
伸出的平台(图片来自inexhibit.com)
这个博物馆的拥有者Reinhold Messner对淹没在Kronplatz山峰顶的博物馆的愿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一,从一扇窗户向西南方向可以看到Peitlerkofel山的峰顶;第二,另一个窗户应该朝南面向Heiligkreuzkofel峰;第三,阳台应该朝西面向Ortler 和南Tyrol。”
博物馆总平面图(图源zaha事务所官网)
为了呼应周围景观的岩石和冰块碎片,就地浇筑的混凝土檐篷构成了博物馆的入口、观景窗和露台。而在内部,较浅色调的玻璃纤维混凝土与深色烟灰内饰面板相映成趣。
博物馆内部图(摄影:Wist Haler)
此外,这个1000 平方米的博物馆的平面被分布在不同的高差上,以减少它在山顶的土地占用。一系列楼梯如山间的瀑布穿过博物馆,连接整个展览空间,并在三个层次上联系着游客的行进。
博物馆平面图(图源zaha事务所官网)
在最低一层,游客可以穿过观景窗,穿过画廊,到达在从山腰伸出 6m 的露台上观赏阿尔卑斯山的 240 度全景。
这两个方案都是使用了参数化设计来使得建筑的形态更加柔软,更加贴合“山”与“海”的意象。我们在设计中,可以从“山”与“海”的非规则形态出发,提取非线性的元素利用在初期的形态推演中,会使得建筑与环境看上去更和谐统一。在后期的设计中,则要更注意对山地高差的利用和处理。
03
雕刻在山崖的难民安置营
这个气势恢宏的建在海边山崖上的建筑体是来自西班牙塞维利亚高等建筑技术学院的学生José Ignacio Llorens González、Dionisio Leva Soldado、Inmaculada Martín Cabello 的竞赛方案。该竞赛由arquideas组织,目的是在亚利桑那峡谷进行景观居住建筑创意设计。
这座 22 层高的建筑将为难民提供临时住所,提供最佳的生活水平,并使当局能够记录人员涌入并收集数据。
移民问题现状分析
该建筑名为 SLICE的难民接待中心,由从海平面开始沿着悬崖的攀升延伸的小型生活单元组成。胶囊可以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来增加高度或长度。
类型学分析
爆炸分析图
该设计可以看作是一个骨架,允许添加不同类型的单位。它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拓扑配置。该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总面积的近 80% 位于岩石内部。该团队将该22 层结构设计做为初始建筑形态,每个单元可容纳 500-600 人。
建筑剖面图
结构单元分析
该方案值得借鉴的是其从整体出发,重视与山体的整体对比,通过模块化的手法在悬崖上建造真正提供高品质生活可能的难民营。该建筑清晰地表现出其对场地的答复——当建筑位于强大的景观中时,如何才会和谐,不会被大自然的气势“压垮”而显得黯然失色。
建筑局部细节表现
室内场景图
(该案例图片来源:https://inhabitat.com/temporary-slice-refugee-hospitality-center-is-carved-into-a-coastal-cliff-in-greece/)
04
“宇宙魔方在哪里”
掉落山间的方盒子建筑
最后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彩蛋吧!最近大火的Loki电视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追。这一个想和大家分享的这个建筑就像那个被Loki偷走的宇宙魔方一样,看上去方方正正普普通通,却又大藏玄机。
Loki和他心爱的宇宙魔方
这是捷克Atelier 8000工作室为在斯洛伐克的高塔特拉山峰上的游客休憩中心所做的设计竞赛方案。建筑师将这个建筑看似随意地丢到了山间,其中一角仿佛直直地戳进了地里。
实际上,这个角度经过了巧妙的计算——从其周边的任何给定点都可以看到它的三个表面。每一个表面都是一个由光伏、窗户和铝板组成的方形网格,其布置旨在尽可能利用太阳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碳足迹。
建筑融入环境
从远处看,在山峰的背景下,建筑物的锋利边缘融入了邻近岩石的轮廓,从而自然地融入了场地的景观。
雪中的立方体
窗户和光伏面板的玻璃表面以及金属镀层的透光性使整个场地的画面充满了一丝微光——就像可以在高山湖泊表面或其他地方观察到的闪光和反射一样。
内部使用场景
建筑剖面
(该案例图片来源:https://www.dezeen.com/2014/10/14/kezmarska-hut-proposed-mountain-hostel-atelier-8000/)
这个“简洁的立方体”为徒步穿越斯洛伐克最高山脉的人们提供餐饮和住宿。结合剖面也可以看出,这个建筑的空间利用率也比较高。其实在设计时,不一定非需要炫酷的形体,有时一个简简单单的方盒子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总结一下设计要点 」
当我们的选址是山地时,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分析地形,确定建筑如何与外界沟通。在设计时,要先明确希望这个建筑与山体的关系——是完全埋入还是半嵌入又或者是建在山顶?
建在山顶的地标建筑
(图片来源:https://divisare.com/projects/329932-alice-lai-marco-deidda-site-landmark)
如果是与山体相嵌合,就跟要时刻注意山地高差对建筑流线的影响——是否同层也需要垂直交通?要设置几个入口?当我们的选址在海边、河边等邻水区域时,则要考虑到潮汐的影响、基础使用何种等等。
建在山脚伸入海中的半陆地建筑
(图片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uk/pin/190277152989046056/)
如果是邻水山地建筑,则需要综合所有要素考虑。此外,优秀而独特的环境也是邻水山地建筑的一大特色。正如赖特的名作流水别墅那样,山水如画,建筑入画。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做出一个与山海诗意对话的建筑。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并注明来源
-End-
编辑 | 与鹿
校对 | 与鹿
投稿邮箱
539636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