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日本建筑为何拥有偌大的魅力,可能就是日本建筑的“自成一派”,自古以来,日本民族就形成了房屋建筑顺应自然、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在日本美学思想中,艺术应遵循自然,自然主义是其一大特色。因为特殊的地质构造,日本民族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尊重、崇尚自然的美德,也逐渐将这一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
学建筑的同学想必都知道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矶崎新老师就是奖项获得者之一。为了解决同学们的困惑,本次我们邀请了建筑大师矶崎新上海工作室的前合伙人,也是KUMO事务所的创始人——饭岛刚宗,老师通过在中国日本的跨国实践,在景观、建筑、家具、策划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前沿性的探究。KUMO事务所承接日本及中国的各类项目,将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艺术、建筑与活动更好地融为一体,将日本优秀的设计理念带到国内,与各方面的专业顾问团队一起为业主提供更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提案。
一般建筑的寿命只有50-70年,而多数公建项目中的展品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本次讲座,饭岛刚宗老师将分享如何把时间轴的概念融入到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之中,以重新唤起我们对物品的挚爱。从产品到建筑,都可以在不同时代,通过更新部分设备或者外装饰来保留回忆的同时,又能将那一时代的设计继续传承,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
主讲嘉宾
IIJIMA YOSHITOKI
飯島剛宗

生于日本静冈
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学专业
资质:日本一级注册建筑师
资质:日本管理建筑师
职务
株式会社KUMO代表及主持建筑师
原矶崎新上海工作室合伙人
饭岛刚宗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建筑学专业,于2002年进入株式会社矶崎新工作室,在与矶崎新先生共事的近20年职业生涯中,参与了欧洲、中国、中东,中亚等众多国际知名项目,并于2011年起成为矶崎新上海工作室合伙人,负责所有中国项目的设计决策及项目落地。在矶崎新工作室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卡塔尔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喜玛拉雅中心、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改扩建、大同大剧院、湖南省博物馆、美特斯邦威时尚产业园一期、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总体规划及办公楼公寓楼设计等,涉及诸多项目领域。由他创立的株式会社KUMO,以建筑设计为主、同时也融合了书籍出版、广告制作及活动策划等多复合型领域。通过记录访客的行动而产生形态变化的记忆体验型「玻璃管装置」于2021年出展威尼斯双年展,与艺术家合作的体验型「咖啡博物馆」、将中国少数民族的印染技术与日本和纸技术融合设计的「和纸椅」等,这些项目创作的初衷,都旨在充分挖掘各地域所拥有的丰富特色及其魅力,与日本的文化和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在时间的长河与人类的记忆中创造出新的价值观。项目无论规模,都应与环境合而为一,要以可持续的理念进行空间的表现。
往期项目分享
| 空间装置设计项目 |
突破常规建筑展以模型、展板、影像为媒介的展览方式,利用在项目中使用的材料—玻璃管进行新的展陈设计,围成一圈的玻璃管结构独立,玻璃管之间插入展板,展板为三明治的形式,以极薄的亚克力板之间夹了各类项目的照片打印而成的膜,考虑到疫情原因无法到现场布展,在设计之初考虑在国内制作mockup,并将整个展品在工厂实际安装,将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整理成册,保证主办方布展团队的顺利推进。

▲ 记录访客的行动而产生形态变化的记忆体验型「玻璃管装置」
| 其他项目 |
China-Japan Industrial Design Center Exhibition Reception Center
本项目由政府出资对黄桥总部经济园A18建筑进行改建,作为中日设计中心在苏州的展陈接待中心兼办公场所。建筑为地上二层,将苏州元素有机融入到设计元素之中,传统砖与玻璃砖,传统青瓦与玻璃瓦在此有机融合,苏州园林独有的“别有洞天”与工业设计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 兼具回游式庭院要素的室内展陈空间-中日工业设计中心展陈接待中心
HAINAN COFFEE FACTORY RENOVATION 作为正大海南咖啡小镇整体规划的点睛之笔,咖啡工厂展示中心主要展示正大集团旗下的太阳河 品牌咖啡及周边产品,将太阳河品牌的过去、现在、未来连接在一起,将咖啡文化、咖啡历史等,以互动式体验让游客参与其中,中央与艺术家合作的硕大的咖啡装置,将游客的现在与未来进行时空上的连线,成为每年必来的打卡地之一。
▲ KUMO 海南咖啡工厂展示中心:与艺术家合作的体验型「咖啡博物馆」
▲ 将中国少数民族的印染技术与日本和纸技术融合设计的「和纸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