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参赛作品;来源:goarchitect.co
巴黎圣母院大火过去了3个多月,
各种现实问题暴露出来。
当初承诺捐出巨款的大佬们,
现在连垃圾清理费也不愿付了。
△相关报道微博截图
比起其他人冷眼旁观的态度,
全球建筑师的热情却异常高涨。
最近,有几家设计媒体主办了一场
“巴黎圣母院重建设计竞赛”。
226项参赛作品来自56个国家,
最终由超过30000人投票选出。
根据GoArchitect网站的报道,
中国建筑师 Zeyu Cai 和 Sibei Li
成为竞赛冠军!
获奖者Zeyu Cai在中国杭州长大,
于清华大学攻读建筑设计。
另一个获奖者Sibei Li来自中国北京,
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
△部分参赛作品;来源:goarchitect.co
中国人“巴黎心跳”赢得头奖!
▲“巴黎心跳”重建效果图
在第一名获奖作品“巴黎心跳”方案中,新的尖顶由多面镜子构成,与镜子屋顶一起投射出塞纳河畔的城市风光。
随着周边景致的变化,投射随之变化,建筑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与不断变化的城市环境相匹配。
此外,将重建的巴黎圣母院设定为每半个世纪开放一次。
△“巴黎心跳”塔顶效果图
设计中充分诠释了圣母玫瑰窗的美和逻辑,在万花筒的中心是漂浮的时间胶囊。
塔尖的内部反射创造了一个城市万花筒。充满活力的玻璃会被光激活,而结构则会表现出阴影。透过反射,人们可以看到周围的拼贴城市,并在焦点处看到自己的肖像。
Zeyu Cai和Sibei Li表示新的塔尖的设计代表了人类的记忆、存在和希望,时间胶囊可以有节奏地上下移动,呼吸和与城市一起跳动,让巴黎的心跳重新复活。
△“巴黎心跳”新花窗设计图
另外5个进入决赛圈的方案,也非常感人——疯起来的建筑师,基本没治了……
加拿大设计团队的方案是以对这座教堂哥特式建筑的原型进行创新。外立面抛光的不锈钢银色尖顶,在巴黎的天空中显得庄严而优雅。
本方案的关键优势在于其模块化的设计,易制造出并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
英国设计团队提出了喷泉方案,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两个主要元素:水与光。水从天空中坠落,象征着生命和健康,无时无刻不在。光象征着光明与未来,是对巴黎圣母院的美好祝愿与憧憬。
同时增加一种新的光明和透明的结构,这一结构完全向公众开放:一个画廊,两侧和两侧都有窗户和喷泉,一个中央水井,一个视觉塔作为焦点,将每天和夜晚在大楼内外带来令人惊奇的体验。
另一个英国团队的方案的目的是尊重与和谐,并符合哥特式建筑的基本原则,创造出充满光的高耸体积。从外观上看,现代的、极简主义的玫瑰环绕着尖顶的底部,其材质和几何结构与原始屋顶相一致。
夜间通过全息投影再现巴黎圣母院屋顶,被照亮的屋顶也可以作为夜间的标志物,在夜间与埃菲尔铁塔形成视觉对比,同时也是法国的新标志,让世界再次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