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公共活动空间调研怎么做?3个案例为你详细剖析/
公共活动空间调研怎么做?3个案例为你详细剖析
2018-12-10 11:52:182829浏览
公共空间的定义:“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进行公共交往等社会生活的人工化程度较高的建筑外部空间”。

公共空间塑造下的城市生活 ——说说东城区的那些公共活动空间

通过《北京市东城区公共活动空间调查研究》课题,一起看看公共活动空间调研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么做。

调研内容架构:

1、对公共空间进行“地毯式”调研和现状数据的矢量化

掌握现状很重要,调研要细致,矢量化工作比较大,但采集好之后会便于数据分析

2、通过500余份调查问卷和市民访谈总结了公共空间的主要问题和使用者的迫切需求

调查问卷不可少,对当地居民的座谈也很重要

3、总结公共活动空间发展的原则与目标、策略与建议

原则坚守,目标适度,策略与建议顺理成章

4、划定重点空间类型和范围,提出相应的规划要点和试点设计方案

研究的主体内容最终落实到空间,所以第一是空间分类和范围划定,第二是总结规划要点,第三是落实到详细的设计引导,第四是每种空间找几个重点区域干起来给大家先看看

研究界定:

公共空间的定义:“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进行公共交往等社会生活的人工化程度较高的建筑外部空间”

开始对公共空间进行分类:

案例分析:

找案例,找对标,找经验,是规划中常用的比较研究方法,大家都喜欢。

分析巴塞罗那、哥本哈根、斯图加特、纽约等公共空间营建:

【巴塞罗那】微小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对城市环境品质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能带动城市的持续更新。

【哥本哈根】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空间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的建立和充分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斯图加特】大型专业展览是提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重要契机,在该类大事件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应结合城市每一阶段的发展现状和目标需求确立相应的重点和特点。

【纽约、香港】应制定有效的政策,让更多私权(单位)空间能够积极并入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

开始调研:

500份调查问卷,梳理总结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关系。

问卷结论:

地点选择:公园绿地类活动空间受欢迎。

活动时间选择:早晚时段的使用率较高。

出行及交通方式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为主,更倾向于近距离使用公共空间。

活动方式选择:散步、跑步等健身运动为主。

设施选择:以座椅、亭廊等休息设施为主。

景观选择:以水景、植物、雕塑等为主。

主要问题:

局部地区公共活动空间缺乏。

部分空间被侵占、闲置或不开放,造成资源浪费。

部分空间因缺乏设计或设计欠佳,未达到最佳利用效率。

空间特色尚不突出,未能强化城市特质与风貌。

空间与设施的管理维护有待加强。

五项改善策略:

(1)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的面积、数量,完善空间布局

(2)清理被侵占空间,挖掘闲置(小微)空间,打开私权空间

(3)加强精细化设计,提升公共活动空间的合理性、舒适性、美观性,提高利用效率

(4)依据旧城空间格局与风貌特点强化相应的节点空间与廊道空间

(5)划定重点区域/节点,制定设计要点,以试点促全局

落实到空间:

四类空间作为重点类型,包括微小空间、文物周边空间、街道空间和带状滨水空间。

通用设计准则:

首先是需求分析,各种人群、行为、尺度研究。

从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和多功能性四个方面,提出通用设计准则。

通用设计准则:

然后对四类空间分别引导:

每一类空间,都分别制定规划设计要点、设计引导,每一类空间都选取试点进行方案设计。

(1)微小空间

(2)城市街道空间

(3)文物与(文化)公共设施周边公共空间

(4)带状滨水公共空间

最后的规划建议部分:

从成果转化、统筹管理、推进实施三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工作重点,供政府管理部门参考。即明确实施主体,纳入十三五规划,区政府统筹,联合各界力量。

上文省略了图片和试点改造建议,比如这样的:

城市设计中的温柔——浅析日本城市无障碍设计

1974年,联合国组织提出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原文对日本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浅析如下:

■道路

为视障者出行安全、方便,国家出资修建了可触觉地面,包括条状凸起和块状凸起两种。

过街的人行横道、人行道的盲道相连成体系。

■信号灯

专用过街按钮和盲人使用的信号灯,这些信号灯配有盲文可以触摸和发声,红灯亮是鸟叫声,绿灯亮是波涛声。

■残疾人停车位

在政府机关、大型公共场所都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场和安全通行区,确保残疾人的安全,且专用停车场的尺寸要大于一般停车场尺寸,方便残疾人使用轮椅。

■公交车与地铁

公交车在车门处设置专用坡道。

公交车内设有可折叠的残疾人专用座位和固定轮椅用的皮带,以及用于残障人士向司机呼叫或告知下车的专用按钮。

让轮椅残疾人搭乘列车和地铁至少需要具备四大条件:

第一,车站内必须安装有升降式电梯或者供轮椅残疾人使用的阶梯轮椅运送车可以从检票口直达站台;

第二,车站明确有义务和责任主动为轮椅残疾人提供坐车系列服务;

第三,列车上必须有专供轮椅停靠的专用位置;

第四,车站与车站之间必须有接送轮椅残疾人的联络体制,以便在残疾人在到达车站下车时必须有人在站台迎接并负责送她出站。

地铁站在自动购票处都设有各个站点的盲文牌,并且还有声音提示,供及盲人自主购票。站内的盲道也都是让他们直接走售票通道进出站口,不必非得通过检票机而影响通过速度。

■室内盲道

室内室外盲道连成一体。

■楼梯间

一是高低扶手,二是防滑条,三是盲道, 在休息平台处也设置盲道,并且对于设计数值也按照人体工程学严格的控制。

■电梯

除了这些方面,日本在其他细节的问题上也考虑到了无障碍的设计,详细的规定了无障碍设计的尺寸,例如:

公共场所尽量使用自动门,并且要做到开得快关的慢,保证行动迟缓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安全进入,净空高度≥800㎜,门前设盲道,装音响指示器。

电梯门净空高度≥800mm,梯箱面积≥1350*1400mm,呼叫按钮附近安装盲文指示牌,设音响器,报告所到层数。

■卫生间

场所设置了专门的坐便器 ;在座便器的附近设计了扶手,方便残障人士坐下及起身之用 ;设置了高低洗手池,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柜台

在公共场所设置专用低柜台,台面尽量薄,下部留出保证腿部伸入的空间,盲人柜台由盲道直接引导到达。

......

■公园

公园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在盲道、无障碍卫生间、坡道、座椅、饮水池等

坡道的设置要缓,不得大于1/12,两侧有保护装置,宽度则是环境而定,单辆轮椅通行时净宽不得<900mm,坡道起点、终点、转弯处都必须设有休息平台,长度超过9m是,每个9m要设一个轮椅休息平台。

SDC读城:继承“场地精神” | 宝山区钢雕公园的生态性修复

钢雕公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101号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内,总面积53,000㎡,原来是上海铁合金厂。

由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巨大,在2006年停产,成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中的一次历史性事件。

上海铁合金厂所在的宝山吴淞工业区曾经也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集中地,在产业结构转型后,宝山区政府决定在原地块上建设钢雕公园,作为后工业景观的示范。

建于市区近郊的钢雕公园成为市区居民休闲游憩,打造上海郊区环城绿带的郊野公园之一。

钢雕公园核心区景观设计由德国瓦伦丁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感谢 国匠城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caupnet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