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正确的观念出发,作品集作为作品的collection,其制作一周足以,因为你只需要整合手中过去的调研材料、图纸、模型、效果图等创作中的各个环节即可。
但是,目前我们谈论作品集时,都是以项目出发,重新创作数个新的项目。其时间周期,则需要结合你的基础与期望达到的效果而定,快则2、3个月,精则1年左右。
我下面可以具体分享下我总结的建筑作品集创作流程,你可根据此流程,具体估算自己的时间。
场地调研
场地作为项目的开端,需要同学们在准备自己作品集时,能够切实的找到一片拥有设计潜力的空间,正如康石石在前面场地重要性中所谈,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场地区位、具体范围、气候、地形、植被特征、物理边界等等的特征,并结合场地的可能性、局限性,为自己的概念寻找充足的启发条件。
设计条件分析
对于以上场地条件的分析、理解和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能够为我们呈现出对场地的一个尽可能全面的认知,进而获得初步的、大概的得出项目方案设计方向、目标和主题(项目功能类型、空间体验、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等等)。
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开始,需要设计师结合项目设计方向提出设计问题(Question),这里的设计问题不仅是场地体现的具体问题(例如场地地形缺陷、交通条件局限、场地环境体验枯燥等等),而是同学们在对项目场地的现存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宏观或者微观的层面上提出的探讨性问题,对设计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逻辑合理性和设计实践可能性提出疑问。以建筑设计为例,设计问题可以是:宏观方面“建筑在该场地上应当以怎样的角色统筹周边环境和社会关系”,或者微观方面“如何利用建筑体量塑造场地以及周边公共空间环境”等等。
确定概念
最初设计问题会随着对场地分析的逐步深入以及对于能够解答设计问题的可行性策略的推敲,而变得更加具体和细化。在这个推敲的过程中,结合多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学习(案例研究、相关项目方案学习、相关设计手法演绎),对于设计方案最初的设想逐步发展成为能够指导方案设计的多个具体并且可行的设计策略,视为设计概念的确定。
到此,一个建筑或者景观方案的设计概念基本定型,但并不代表设计概念不会再发生改变。接下来,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产出以及评估反馈的反复的过程中,设计概念的有些方面(有些设计策略)会被证明不能或者不适合有效的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被调整或者替换。
草图模型辅助设计推敲
设计概念就是对于设计问题的解答和假设,并且需要通过具体设计实践进行测试。通过将阶段性设计想法和假设运用草图和模型的方式视觉化,对设计想法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或者通过与同学和导师进行探讨获得客观评价和反馈,进而对设计方案做出调整和修改。经过反复调整、逐步解答最初设计问题并且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大小问题,最初的设计方案发展成为可以完整的反映项目主题、为最初设计问题提供解答的最终方案。
图面制作及排版
建筑设计的成果主要是以图面和模型两种形式呈现,对于建筑作品集而言,是运用纯图面的形式对设计概念和成果进行展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集的图面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特质:
1、图面信息量大且有突出重点;
2、图面制作和构成方式与图面所要表达的主题统一,相辅相成,以最大化表现图面内容的效果;
3、图面的制作与排版构成方式统一,运用排版的技巧强化图面信息以及图面组合信息的视觉传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