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排版 | 主体之下 背景之上/
排版 | 主体之下 背景之上
2018-12-04 14:31:20437浏览
人们的大脑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主体包括一个场景中占据我们主要注意力的所有元素,其余则是背景。当物体重叠时,我们习惯

以前我们提到过格式塔中的主体背景原则:我们的大脑将视觉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主体包括一个场景中占据我们主要注意力的所有元素,其余则是背景。当物体重叠时,我们习惯把小的那个看成是背景之上的主体。

其实我最喜欢也最常用这种排版方式,原因先不说,咱们先来看看图~

我们的效果图中经常有大面积的无效区域,天空是最常见的一种。为了效果图的构图及美观我们时常会使用很大图幅的天空,但在排版中如果不处理经常会显得图面很空,而且会减少整个图面的信息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这种排版方式,在无效区域上叠加线图或是分析图,不过要注意不要放较大的图哦会增加图面的沉重感。

当你想要使用这种排版时,需要在画所有图之前就有所考虑,考虑到需要用到哪部分作为背景,主体用什么方式才会显得突出又不会干扰到背景的信息。这也是我时常想要表达的,排版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童鞋觉得排版就是把所有的图都拼在一张纸上就好了,严格来说这不能算作排版。排版和设计一样都需要有内在的逻辑,无论是色彩,位置都在表达着权重。

除了天空之外,地面也是一块很大的无效区域,但是不能使用纹理感过强的地面,上面的天空也是尽量少用云彩形状较为丰富的天空。或者可以处理一下,较亮的区域处理成白色,较暗的区域处理成黑色。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底图上盖一层半透明的纯色,如下图。

这样可以很轻松的显示出层级关系,并且效果图占据了整个画幅使得画面的整体感很强。

在作品集的封面中,我们也会经常使用一张完整的底图来衬托标题主体。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图适合作为底图。

一个就是使用城市地图,肌理感很强,同时也可以贴近我们的设计内容,主体的颜色和背景的颜色尽量拉开对比度,可以再次强调主体。

或者我们使用一张透视感很强的街景图,这时候标题就可以根据透视做出来一些很有意思的构图。可以多使用一些格式塔的方式去创造一些趣味,脑洞要大!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啦,记得要多思考图底之间的关系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