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ImpactStudio 授权分享以下内容
监狱是每个城市的隐秘角落,阴森冰冷,生人勿近。其设计理念应为“惩戒教育,限制自由”等核心思想。多数监狱注重对于罪犯服刑期的管理和改造教育。而对于罪犯服刑期后所产生的一些列社会问题----如刑满释放人员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普通大众对曾经服刑人员的排挤和偏见等,设计师和管理者大多都没有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监狱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初期,能否把这些难题考虑进来,体现监狱作为惩戒场所的“增值价值”就至关重要了。
01 全景敞视主义-现代监视系统的起源
监狱在西方国家很早就出现了,虽然早在漫长的中世纪,监狱已经遍布西方各个国家,但是都不是执行自由刑的场所,自由刑罚也未被量入到刑法中。但随着人们开始追求“自由”的思潮,自由刑罚开始在监狱中出现了。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作为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社会理论家提出了纪律(discipline)与监狱的关系。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讨论了现代化前公开的、残酷的统治(比如通过死刑或酷刑)渐渐转变为隐藏的、心理的统治。福柯提到自从监狱被发明以来它被看做是唯一的对犯罪行径的解决方式。
福柯在这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对罪犯的惩罚与犯罪是一个相互关系——两者互为前提条件。福柯将现代社会比作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的的全景监狱(Panopticon)设计,一小批看守可以监视一大批囚犯,但囚犯他们自己却不被看到。
全景监狱设计
(图片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uk)
全景敞视主义为一种让权力运作变得更轻便和有效的功能机制。在边沁的全景监狱概念中,整个环形建筑中心为一座瞭望塔。整个瞭望塔有一圈窗户可以直观看到环形牢房内的情况,环形建筑被切分成许多小的牢房,每个牢房都贯穿建筑的横切面,且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的瞭望塔,一个对户外,并能使自然光贯穿整个牢房。通过逆光效果,可使瞭望塔的监视人员清楚地看到每个牢房内囚犯的活动情况。由此空间布局的全景监狱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监狱监视系统的前身。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Crest Hill监狱根据边沁理论建造
(图片来源:https://mimisawhney.com/)
然后让整座监狱运行起来的方式只需在瞭望塔的中心安排监视人员,便可对周围三百六十度的所有牢房内犯人进行巡视。全景监狱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尽量减少监管人员,提高管理效能,使犯人长期处于监管的众目睽睽之下,减少犯人有不当行为的几率;二是减少了监管人员与罪犯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其他刑罚与酷刑。
(图片来源: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由此产生的纪律(discipline)是福柯赋予它的权力技术的含义,纪律的高雅性在于,它无需高昂的成本和粗暴的干预方式便可获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福柯全景监狱的理念在今天也有深远的影响。如Taller de Casquería团队将整个监狱设计成了三个彼此相对的蜂巢塔楼,圆形的架构在此被分解为三个同心元素,更好的加强了视觉上的管理和联系。虽然由于环形放射状结构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警官的工作量和活动,但也产生了非人性化的环形空间结构。
由于身处汪洋大海,每个蜂巢塔楼都拥有一望无垠的视野。同时,三个矗立的塔楼彼此联系,更像一个小型社会,而不是被完全孤立。随着蜂巢塔楼的升高,监禁等级也会越高。同时每个囚室都完全在工厂进行预制,完工后再将每个“胶囊”运输到施工现场----平等原则也是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
(该案例图片来源:https://www.archiscene.net/competitions/winning-pacific-taller-de-casqueria/)
监狱不仅仅是刑罚的象征,更应该是警示和教育的观察点,也是一种对社会的教育策略,本案也将组织普通游客游览现在的系统。长久以来监狱自动化研究从未中断,事实上监狱一直是手动系统,从未被完全取代。正是由于权力集中化赋予监狱建筑的特殊性质,使得在设计之初就反应出权力的至高无上。同时在建筑层面,如何体现权力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02 虚拟监视-被弱化的敞视主义
福柯的理论中很好地诠释了全景敞视主义的空间样板。但作为全景监狱的实际建成项目来说,这个理论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在实际建筑项目中。当权力所需要的舞台从实体建筑转向了虚拟的互联世界,具体的管教场所还是否沿用全景监狱的形式就不再重要了。新的监视系统出现有效地帮助管理人员清楚地掌握每位服刑人员的实时动态,灵活多变的高科技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砖混结构的桎梏。
(图片来源:https://eocortex.com/solutions/prisons-and-correctional-facilities)
在仅两百年前的许多西方国家确实有不少依据全景监狱的理念所建成的监狱原型。确实,这些分裂而封闭的囚室都分布在一个圆周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例都没有完全遵照全景敞视主义,中心的监视塔并没有给囚犯连续的监视施压。
在荷兰的科佩尔全景监狱(Koepel Panopticon Prison)中,“全景敞视主义”实际上并没有被应用。中心的瞭望塔很快成为了狱警的餐室,而在之后的改造设计中,中心场地移除了瞭望塔,改建为简易的球场。
名存实亡的“全景敞视主义”
(图片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uk)
一方面,作为实际建成项目,全景监狱的空间使用率并不是很理想。瞭望塔与囚室之间需要足够长的距离才能方便监视,其中,这之间的空间几乎都被浪费了。
另一方面,敞视主义目的是为了减少监管人员,而庞杂的监狱系统中,过少的警备数量无疑增加了安全隐患,在处理突发情况中,监管人员的不足也是环形监狱存在的弊端。
在种种因素下监狱改造势在必行,如荷兰的布雷达监狱,由于犯罪率下降,最近的几年运营中,三万多平的建筑中只关押了不到一百名犯人,由此,监狱的中心被改造为小型图书馆,以满足监狱运营中日常的文化活动,甚至在监狱正式关闭后,作为密室逃脱的主题对外开放。
PRISON ESCAPE BREDA
(图片来源: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030-39911-5_14)
“无死角的监视”已经不太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人伦氛围,现代监狱管理模式中,需要保证囚犯一定的放风和活动的时间。遵从无死角的隔离模式显然存疑,相比于边沁的时代,现代建筑理念中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现实,一个小小的监视器或许就能解决问题。
03 权力与自由-外在的孤立与内在的联系
众所周知,监狱的核心理念在于惩戒和教育,建筑是其权力空间的具象化的一种体现,对于监狱的实际功能来说对于地点和选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对于[PACIFIC] Ocean Platform Prison竞赛来说,监狱的选址在浩瀚无际的太平洋上,在空间上,强调权力的同时,建筑被认为是可视化的一个装置,同时在传输理念上,也是无形的。“孤岛”的设计理念也让传递出渺小的囚犯与浩瀚无尽权力形成强烈对比。
Buoy Prison
由建筑师 Povilas Zakauskas牵头的方案"Buoy prison"中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轴承柱、结构环和常规矩形模块,所有监狱区域都悬挂在结构环下。单独的部件或者模块可以很容易地被替换。如果需要,甚至可以添加新的扩展模块。这使得整个监狱系统灵活和可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Buoy prison提案创造了一种可能性,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符合犯人和管理人员的日常,在这里,监视的功能已不再需要简单的瞭望塔。大片的空间可以临时改造成犯人们的活动场地如健身房,球场等。
Buoy Prison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监狱能源的消耗尽量取自海洋。利用海洋膨胀的上升和下降来驱动液压泵系统。发电机安装在屋顶结构中。一系列浮标随着波浪而上升和下降,通过运动"冲程"发电机,使电力用于建筑的需要。
(该案例图片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uk)
长久以来监狱自动化研究从未中断,事实上监狱一直是手动系统,从未被完全取代。正是由于权力集中化赋予监狱建筑的特殊性质,使得在设计之初就反应出权力的至高无上。同时在建筑层面,如何高效地利用空间,提升内在的联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04 人文关怀-设计中的“增值服务”
现代监狱设计中不乏出现很多基础设施齐全和完备,管理人性化的方案。似乎人们对于如何惩教犯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于监狱管理的议题,很多学者和专家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另一方面,由于监狱设立有地域化的特性,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或国家对于管理罪犯的方式受本地文化的影响较大。总的来说,人们对于监狱的设计和管理一直争论不休。
为更好的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马来西亚的Khoon toong, 和Ng tien yee 提出了空中监狱的概念,所谓这个垂直的空中监狱一方面有效的将服刑人员与社会进行隔离,同时不会占用太多的城市资源;另一方面,服刑人员在空中监狱将进行劳作,更好的服务当今社会。
Vertical prison
这个位于空中的垂直监狱并没有围墙,也不需要围墙,大可不必担心管理上所出现的混乱,因为犯人们唯一越狱的方式就是从空中跳下来。这个在空中的监狱也将与地面的社会构成一个平行社区,他们能看到,接触到周围社会发生的一切,同时被高度隔离。这样,在服刑期结束之后,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当下的社会,而不至于脱节。
Vertical prison
(该案例图片来源:eVolo 2010 Skyscraper Competition)
每个社区模块都有不同的服务区块,有的囚犯处理城市中的废物,有的需要从事农业活动,从而更有机联系当今社会。传统意义的高墙监狱塑造了罪犯与社会的对立,空中监狱所塑造的行为方式是“融入”。空中监狱的设立,希望能让社会更加接纳服刑人员,给他们自己第二次机会,也给社会第二次机会。同时相较于传统的服刑监狱,设计者更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劳动或贡献的角度去引导犯人融合,而不是完全切割。
Symbiocity: A New Prison Typology
由Khem Aikwanich探讨的共生性项目通过重新思考监狱的建造和运作方式,从而达到改变目前司法刑事系统的目的。传统意义上,监狱从城市中获取资源,这种“入不敷出”的运作方式就像城市的寄生虫。他建议通过在城市核心区设置监狱,囚犯被社会包围的同时会受到启发,以便他们重新进入社会。
Symbiocity: A New Prison Typology
囚犯的劳动也会成为他们获取报酬的方式。如果他们付出的劳动越多,也将获得更好的食物,住宿条件以及其他设施。在这样的一种运作体系下,整个监狱将实现自给自足,同时监狱的部分设施如健身房等也会出租给社会人群使用。
Symbiocity: A New Prison Typology
(该案例图片来源:eVolo 2013 Skyscraper Competition)
对于刑满释放的人员来说,如何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社会是个重大议题。对服刑的研究表明,刑满释放后的犯罪率较高。把罪犯从社会中带离,集中关押是有效区分罪犯和普通人的方式。然而,对于罪犯和社会自我隔离,长期缺乏会社会大家庭的交流,在刑满释放后与社会格格不入或者很难融入,会带来诸多不良社会影响。大多数罪犯的罪行较轻,而这些罪犯有较高的自我改过的机会。
通过理论化发展和设计项目对比,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在监狱的设计进程化的过程中,监狱设计已经从性质单一的关押功能,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受新技术和科技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人文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平时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妨多角度考虑新技术与人文精神层面对建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单纯的设计中是否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虑,并且能够更多的解决棘手复杂的问题。
REFERENCE
Foucault, M. (1975). Surveiller et punir. Paris, 1, 192-211.
Johnston, N. B. (2000). Forms of constraint: A history of prison architec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eVolo 2010 Skyscraper Competition
eVolo 2013 Skyscraper Competition
[PACIFIC] Ocean Platform Prison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并注明来源
-End-
编辑 | 与鹿
校对 | 与鹿
版权声明
内容由 ImpactStudio 授权优优课编辑发布
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投稿邮箱
539636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