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你不中标的原因不是笨,而是轴/
你不中标的原因不是笨,而是轴
2019-08-26 09:39:371138浏览
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但甲方有啊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大护法》

设计这玩意儿有标准答案吗?当然是没有。

但如果换个问法:甲方心中有设计的标准答案吗?

估计八成或许可能肯定是有。





因此,所谓投标根本就是一个由甲方出钱甲方出题甲方出答案的大型团体有奖竞猜完全不公平现场。



你以为你在参加考试,复习到位就知道答案;
其实这是个博弈棋局,猜中对方路数才能获胜。






比如,有这样一个投标:
Serlachius博物馆扩建项目。
甲方想建一个新博物馆,功能涵盖展览区、多功能区、办公区、图书阅览区、休闲交流区等等,面积是旧博物馆的五倍,但高度不可以超过旧博物馆。
基地呢,在旧博物馆所在的Joemiemi 公园里随便选。
公园东边是主干道,东南为停车场,西边是湖泊,湖上西南方向为一座岛屿。旧博物馆坐落于公园中心的山坡上,视野极佳。



任务书就是这么个情况,分析下来大概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
Q1、基地选在哪儿?
Q2、如何尊重旧博物馆?
Q3、如何成为公园内的新鲜景儿?



1、选址
因为建筑有限高,基地内又有高差,所以肯定要从选址上就考虑能不能通过降低建筑初始标高消弱新建筑的体量。
又考虑到新旧两个博物馆肯定要有连接,也不能再选在旧博物馆面前破坏其原有轴线。
所以基地选在旧博物馆东西两侧是最优解。
这样也顺便解决了新博物馆的交通问题。



基地B的位置距离停车场、道路、岛屿都更近。形状也更利于建筑造型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它低于旧建筑标高的用地更多,新建筑获得的地上环境更多——
因此基地B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尊重
旧博物馆长啥样?长这样——



这种爷爷辈的古董房子,对他最好的尊重就是依然保证其在整个博物馆区内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面积比他大五倍,但新建筑在感官上体量上都不能对老建筑产生压迫,要尽可能的轻和透明。




3、新鲜
结合第二个问题的结论,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很轻很新鲜的建筑。


A、没有攻击性的轮廓
首先要考虑的是从建筑形体上就杜绝对旧建筑的压迫影响。
旧建筑本身为坡屋顶立方体——也就是有棱有角。由于新建筑的外露体量不可能比旧建筑小,所以任何的棱角都会与旧建筑产生对抗,那么完全没棱角也是最没攻击性的形状就只剩下圆形了。



因此选择圆形作为建筑平面形状。





B、最大化的公共空间
作为环境优美的公园里唯一的新建筑,提供足够多的公共交流空间是甲方不说你也不能装作看不见的需求。
但公共空间说是没啥正经功能,但也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
功能区800米外的边庭有什么用?举办运动会吗?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在可控范围内获得最大的公共空间呢?


这里需要转换一下思路,我们可以先将它整体看作是一个公共空间,通过确定功能房间的面积来支撑起圆形平面的轮廓。
如果我们将功能区作为一个方盒子插入,就得到一个四周都有边庭的内部空间。
但这是最大化的公共空间吗?


显然不是。因为还可以开中庭。
所以我们将功能空间做成筒状进一步撑大圆形。


这样就得到了由一堆方形筒堆叠生成的内部空间。




C、增强空间凝聚力
但这样的空间使功能之间过于割裂,所以旋转方形筒增强凝聚力。



根据外部环境、入口位置等调整方形筒之间的角度。



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公共活动平台。
上层的公共活动空间变成了与功能体块搭接出的平台,他们拥有最好的视野范围,可以看见两个方向的外部景色和多方向的内部视野。



对于功能用房来说,整个功能体块增加了两边的视野范围。以及由于它和外部环境之间多了一层公共空间,因而还获得了内部视野范围。
相当于看得更“远“。



D、柱网已经不可能了
加入垂直交通系统。



错动的方形筒使规整柱网变成不可能了,所以采用剪力墙承重。
将结构隐藏在了这些方形筒当中。每个方形筒主要是剪力墙承重,各个盒子的连接处为荷载转换处,架空部分可看作悬挑结构和大跨结构。





E、很轻很透明的表皮
从表皮上对建筑进行最后的“隐身”。
加入透明轻薄的格栅纹理表皮,完成整个建筑。



这就是DATA Architectes 参加
Serlachius博物馆扩建项目的投标方案。


一个书写规范答案。



这个方案真是做的好有道理,但就是——
没!中!标!



我们说过了,投标不是考试,没人按步骤给你分。
中标的关键是你能不能猜中甲方的棋!


再回想一下这个项目的任务书,DATA分解成三个问题好像也没错,但总结出一个问题才是破局的关键——
怎么做一个又大又看不见同时又可以成为新景观的建筑?


答案是不是已经呼之欲出了,因为有一种建筑叫
地!景!
中标的正是由MS_XI设计的地景方案,已经建成了。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你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找不到问题解决。


或者说,你固执的用自己或习惯或喜欢或擅长的设计答案硬往不同的建筑题目里套,
你不是笨,只是太轴。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罗马人筑了城墙锁了门。
而你,找到钥匙了吗?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案撰写和指导
本文图[1]
来自于https://www.archdaily.com/155886/gosta-contemporary-art-museum-extension-mx_si?ad_medium=widget&ad_name=recommendation,
图[2][3][4]来自于https://www.archdaily.com/,
图[5]来自于https://www.gooood.cn/gosta-serlachius-museum-mx-si.htm。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Non-standard architecture studio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511

邮箱:non_standardstudio@163.com

新浪微博: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打 赏 作 者


- END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