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Archdaily:人们说,you are what you read,在这个合集中,我们总能小小地窥视出,建筑师在做些什么,关注些什么,思考些什么,讨论些什么... ...当然这些不仅仅是受欢迎的项目,还有一些我们始终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
我们将全年的内容总结为十个关键词,这些是偌大建筑学的其中剖面,但也许,能看到这一年的历史。纵观一年的建筑项目,以媒体视角向城市设计工作者在文末提出十问。希望给予解答
01. 文化建筑
这一年,阅读量和关注量最高的莫过于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图书馆等等... 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建筑设计是建筑师的理想类型,自由的充分的表达了建筑思想。建筑师通过洞察社会中的暗潮涌动,以设计表达对社会的感知和个体的存在方式。
建筑并非孤立存在,他与环境息息相关。在类似环境称敬仲,建筑师更具周边元素的差异性作出不同的回应。横跨江河,BIG‘扭曲博物馆’,将梁扭转90度;非常建筑‘吉首美术馆’,传统材料的建筑将两岸文化联系在一起。海边,‘Brasil Arquitetura‘巴西港口博物馆’,特质幕墙弱化室内外关系;让·努维尔‘卡塔尔国家美术馆’开幕,穿过沙漠的‘玫瑰’矗立。历史古城中,Marte.Marte Architects ‘奥地利州立美术馆’在争议中建成,‘怪异’雕塑形式与历史格格不入;BAROZZI VEIGA‘洛桑州立美术馆’,使用尖锐的线条呼应工业城市背景;David Chipperfield ‘柏林博物馆岛美术馆’,现代材料的柱廊表达典雅;OMA+Hassell 新作‘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巨大悬浮体量将历史与现代关系留给城市人思考。
扭曲博物馆 / BIG
© Laurian Ghinitoiu
吉首美术馆 / 非常建筑
© 田方方
© Nelson Kon
© Iwan Baan
© Roland Horn
© Simon Menges
© Simon Menges
© Peter Bennetts
时间可以让建筑师的思考精打细磨,也可以让时代抛弃旧审美标准。五年时间,屈米‘天津滨海文化中心探索馆’建成,巨大圆锥大厅为盘旋向上;六年时间,伦佐皮亚诺翻新‘哈佛艺术博物馆群’建成,光影投射是皮亚诺的主场;六年时间,OPEN建筑事务所‘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建成,五个原始罐体散落在整片绿植景观中;十年时间,斯蒂文·霍尔‘纽约猎人角社区图书馆’,流畅动线是霍尔的宣言;十二年时间,大卫·阿德迦耶‘Ruby City 艺术中心’对外开放,红色混凝土引导穿越叙事之旅;四十五年时间,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罗丹火山口’,6条隧道21个停驻点观察火山。
© Kris Provoost
© Laurian Ghinitoiu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 OPEN建筑事务所
© OPEN建筑事务所
© Paul Warchol
Ruby City 艺术中心 / 大卫·阿德迦耶
© Dror Baldinger
罗丹火山口 / 詹姆斯·特瑞尔
图片来自 Florian Holzherr/James Turrell Studio
© 陈颢
© Scagliola Brakkee Fotografie
建筑内部,福斯特建筑事务所+CBD‘诺顿艺术博物馆’,将主入口重新定位到建筑的一侧,改变了原有的轴向结构;OMA‘苏富比拍卖行纽约总部翻新’,为每一个展品定制个性空间;DS + R建筑事务所 ‘MoMA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扩建’,透明立面将艺术氛围延伸至街道;Pascal Grasso ‘贾科梅蒂研究所博物馆’,一栋建筑访问新艺术运动风格、装饰艺术风格以及现代风格;Wutopia Lab ‘中国建筑模型博物馆’,书架式看尽中国建筑。
© Nigel Young
© CreateAR Images
02. 公共性
这一年,ArchDaily选择12个主题进行讨论,其中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是最激烈的。在古希腊,波利斯(Polis)既指代城市,也指代市民,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让公共建筑有构建理想社会的可能性:一个带有集聚效应的、相互连接的、让人类成为市民的空间。公共建筑包括市政、校园、宗教、广场公园与其他类型。我们发布了100个城市空间合集,十大城市设计,临时公共空间等文章共同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市政设施中,萨夫迪‘新加坡星耀樟宜’,不但有最高室内瀑布,还有阶梯花园;ADPi +扎哈建筑事务所 ZHA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民航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放,六角雪花体量和内部C型柱夺眼球;如果从北京飞新加坡,两个机场不容错过;芝加哥联合车站大厅进行修复,67米长的拱形天窗换新;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上海M2游船码头’,纵深达300米的薄壳拱打开江边视线。汤桦新作“云阳四方井服务建筑”,四方井的抽象变形。
© 星耀樟宜
© 章勇
© 存在建筑摄影
隈研吾‘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国立竞技场’竣工;简盟工作室‘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建设完成;LAN Architecture‘南特雷监狱’,创立独特拘留空间‘安全区’,让曾经一念偏差之人过渡;竖梁社‘祖宅村公厕’,完成了旧公厕和旧材料的双重新生;傅英斌工作室‘船舱村公厕’,乡村中“有尊严的厕所”;尌林建筑‘东山的公厕’,缓和三岔路口的尖锐性,建立公共空间;三谷设计'西安大唐不夜城旁公共卫生间',无参照物的全新建筑;境工作室‘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东扩停车楼’,六个月内整合交通;Stéphane Beel‘比利时IMEC微电子研究中心停车场’,开放式钢结构与周边绿植直接对话;李兴钢工作室‘北京市朝阳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中心’,保证功能工艺下强调建筑尺度感、力量感。
© 张虔希
© 谭啸
© 张超
© Luca Beel
北京市朝阳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中心 / 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 张广源
这一年,建筑师对‘菜市场’尤为感兴趣,但却又市民反应,缺少传统市场的烟火气,如何平衡关系是建筑师急需回答的问题。罗宇杰工作室‘胜利市场临时安置点’,全玻璃覆盖被质疑未考虑人体热舒适度;裸筑更新‘上海巨鹿集团蒙西菜场’,野竹篱被质疑难维护;本构建筑‘侠父村农贸市场’被质疑太开放;是网友太‘挑刺’,还是不懂设计?Groundwork‘路边大排档创新’,普通外观收到网友们一致好评。
© Freeman
© 陈颢
© Groundwork
将城市存量通过有机的手法更新,是当代城市空间的重大议题。奥地利的沃瑟西足球场中庭,被近300棵树填充;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也铺上‘大草坪’,凝聚社区意识;Luciano Pia在钢结构大楼的空隙中种树,好像路过一座森林;巴西SESC综合体,没有围墙,增加立体流线和屋顶花园完全对公众开放;DS+R ‘伦敦高线公园’开放,3公里长置入多个艺术家装置;EFFEKT‘丹麦体育社区 Streetmekka Viborg’,空间整合带来活力新生;为纪念贝聿铭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建造30年,法国街头艺术家创作了一件充满整个拿破仑庭院的巨大的拼贴画作品,产生的视觉错觉让这座巨大的金字塔形成了消失在地下奇妙效果。
沃瑟西足球场“致森林” / UNIMO Studios
© Beppe Giardino
© Charles Emerson
© Rasmus Hjortshøj
‘大金字塔的秘密’贴画
© JR via Instagram
全新城市公共空间中,纽约,Heatherwick ‘纽约哈德逊广场Vessel’开放,2465级台阶,80个休息平台,让城市人群驻停;曼哈顿,PARA将施工围墙改造为临时‘店面’,引人探索;克罗地亚街边,欧洲建筑学生大会工作坊用脚手架在码头旧屋立面搭建城市空间;阿姆斯特丹,28座河上的码头监督室改造为桥梁小旅馆;玛丽亚达费拉,Pedro Henrique‘幻象装置’,让行人慢下来无意识观察河流的流向。
© Naho Kubota
Level Up / Rijeka
© Rahul Palagani桥梁小旅馆 / space&matter
© Mirjam Bleeker幻象装置 / Pedro Henrique
© Ivo Tavares Studio
原作设计的章明曾说:“还江于民,建筑师可以改变社会中既定的刻板章程,用建筑师的专业态度打动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践推动者”。上海黄浦江两岸的更新,在城市更新议题上最具话语权,今年,杨浦区完成更新并举办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意味着两岸45公里贯通,谢谢建筑师们的努力坚持,给上海人一个好环境,给中国城市改造作出一个榜样。
© 梁山
© 田方方上海民生码头景观及贯通 /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战长恒
阻碍绿色出行的不是人性,而是城市绿色交通空间的匮乏。COBE‘Karen Blixens Plads’ 超过20万平方米,起伏的混凝土外壳山丘促进绿色交通;扎哈事务所‘德国河滨走廊 Niederhaf’,设计城市洪水的最后防线;VPS Architetti‘圣弥额尔广场改造’,最接近历史时光的城市空间;Ector Hoogstad设计‘全球最大自行车停车场’,宣告了一种未来的可持续交通流动性;蓝田县九间房镇油坊坪村景观设计,对于大秦岭地区乡土景观的传承与新解。
© Piet Niemann
© 叁山影像
自然中,景观装置的介入不是对自然的不敬畏,而是让人更加了解自然。Reiulf Ramstad‘采石场公园小径 ’,11千米长规划流线走上峭壁;Burolandschap‘比利时林堡自行车道’,3 - 4%坡度圆环带人漫步至10米高,360度感受生命。ARUP+White & White‘波形木构装置’,对脚手架木板重新使用,生成游走于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曲线;沙里宁经典作品面前,SO-IL‘竹篱漫步’装置,尼龙吊床将历史元素链接;密斯经典作品‘范斯沃斯住宅’,也新增‘光之几何灯光展。
© Florent Michel 11h45
© Hadley Fruits
‘光之几何’ / Luftwerk+Iker Gil
© Kate Joyce
城市公共空间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建筑类型——“教堂”,凝聚人类的精神意志。严迅奇建筑‘香港教堂大厦’,从繁忙的街道走向平静的天空;Seoinn Design Group + Lee Eunseok‘Saemoonan 弧形教堂’,将哥特尖顶转化为简洁的现代语言;KTX archiLAB‘日本云之泽教堂’,用作婚礼的教堂;Candalepas‘Punchbowl 清真寺’;以传统伊斯兰建筑中壁龛为原型,设计102个不规则混凝土壁龛;Cerejeira Fontes‘Cheia de Graça 教堂’,石墙内的木森林;Within N Without‘神在地球上的家’,民居中的神庙;HIKMA 图书馆,自由且包容的宗教空间。
© Juneyoung Lim
© Stirling Elmendorf
© Rory Gardiner
© Nelson Garrido
© Vikrant Dashputre
© James Wang
冥想场所:John Pawson使用61根圆木树干堆叠的‘冥想教堂‘;Studio GAON‘Jetavana 禅院’,由远及近的情绪朝圣;隈研吾‘慕尼冥想圣地’,黑冷杉林中静默;Santos Bolívar‘Santulan 民宿’,荒野中的平衡;José Peña‘Quincho Moholy 冥想空间’,简单线性的反射空间。
© Erieta Attali
© José María González Villavicencio
© Sebastián Aguilar
03. 二维与三维
二维与三维之间的冲撞,集中体现在商业空间中。商业空间需要二维视觉的冲击力吸引人们消费,但同时有悖于建筑学三维空间的体验感。书店本来是买书的,并不是看书的空间,商业空间的性质是经济,是否存在牺牲了某种意义的说法。互联网发展,“网红”效应刺激经济,建筑的空间生动性是否受到冲击。
© K11 MUSEA
© Delfino Sisto Legnani and Marco Cappelletti
品牌商铺与店面设计的契合,是商业二维到三维之间的转变。UNStudio‘P.C.Hoofstraat 外立面改造’,漂浮的玻璃裙摆;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苹果店’,多地零售店创新设计;B.L.U.E. 建筑事务所‘%Arabica’,拆解封闭的店铺外墙,模糊室内外;西涛设计工作室‘JHW服装店’,冷色调的张力;隈研吾‘Camper旗舰店’,陶瓦与鞋子。
© Aaron Hargreaves / Foster + Partners
© Nigel Young, Foster + Partners
© 田方方
© ImagenSubliminal
© 苏圣亮
© Robin Hill
04. 办公环境
无论是博物馆美术馆、城市广场或者咖啡店零售店,只占据我们日常生活10%的时间,是惊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处最长时间的空间是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这两个场所的大量需求以及空间容积率的指标,会让建筑师迷失自我,忽略了人的真正舒适度的需求。
© Iwan Baan 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 / 筑境设计
© SWATCH
© 赵强
© Rojkind Arquitectos
© 姚力 © Khoo Guo Jie (Studio Periphery)杭州西溪首座办公园区 / gad
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工厂 / Snøhetta
麦当劳总部办公空间 / Studio O+A + IA Interior Architects
9.639平方米办公空间 / 罗宇杰工作室
FUTURE STITCH智慧工厂 /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OpenAsia 总部 / G8A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还有在写字里的办公。扎哈事务所‘北京丽泽SOHO’,办公楼中的中庭空间震撼感强烈;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康卡斯特技术中心’,费城最高;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深圳百度大厦’,交错的垂直缝隙;KPF ‘中信大厦’竣工,北京最高中国尊;挪威塔楼Mjøstårnet,世界最高的木结构建筑;KPF‘中国华润大厦’,400米“春笋”晋升深圳第三高。
© Hufton+Crow
© KPF
挪威塔楼Mjøstårnet
图片来自网络
© Tim Griffith
对于成年人来讲,办公楼是办公环境,对于年轻人来讲,校园同样也是办公环境。非常建筑张永和说:“所谓的建筑设计,就是我们设定一种行为方式,比如ipad,创造才知道需求,教育空间也是一样,创造出空间性质才知道教育中的需要”。
© 吴清山
© Takumi Ota
© Mana and Friends
© Adam Mørk
© 徐亮
© 是然建筑摄影
© 苏圣亮
© Laurian Ghinitoiu
© 姚力
© Jeroen Verrecht
© Edmund Sumner
05. 人居环境
前日公布年度最佳住宅合集,但大多数都是独立住宅,这在中国极其少见的。撇除家的外部形式,内部组织方式是我们可选择的生活方式。
© Jared Chulski
© 565 Broome soho via instagram
© Trieu Chien
© KOJI FUJII / Nacasa&Partners Inc
© 青·微舍工作室
旅行出走,酒店就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坂茂‘Shishi-Iwaz民宿’,冥想最佳;鳞见设计‘重庆南山里民宿’,塑一个介于自然和建筑之间的轮廓;STUDIO QI‘安之若宿·山’,构建空间与时间的‘2.5维’关系;Mano de Santo‘海上漂流旅舍’,到海上流浪寻找宁静;里约热内卢乡村酒店,到大地深处与土地零接触;镜面酒店,寻找超现实无边界感。
© 赵洋
© 金伟琦
© Sergio Belinchon
© José Campos Photography, Francisco Vieira de Campos
© W Workspace Company Limited
06. 传统与当代
空间,从未是凭空出世的。每一栋建筑都带有历史性的牵连,发展至今日,建筑身上历史的光环与当代快速的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发。建筑师个体的差异性,对传统的解读亦是多样性的。从古老遗迹,到二战时期的工业城市,再到如今的互联网社会,建筑师面临的问题,即可追溯到上万年地球的岩土,也可近及昨日的环境变故。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 鸟村钢一
© Laurian Ghinitoiu
© Laurian Ghinitoiu
© ETH Zurich + PUCP
城市存量更新中,Creative Crews‘泰国银行教育中心’,旧印刷厂拆除墙体变开放通风空间;敦克尔克旧工业建筑,造船厂结构与城市功能需求对接;COBE ‘丹麦红十字会志愿者之家’,三角形阶梯式与旧建筑形成唯一连接点;Marconetti 旧磨坊翻新,新功能突出空间性。
© W Workspace
© Federico Cairoli
SUP素朴建筑‘峰村史馆’,保留原貌功能整修;MAD‘北京胡同泡泡218号’,不动, 更密, 针灸, 精神四步更新旧城;介介工作室‘北京滋生小院’,将旧城屋顶掀起“浪”;NKBAK‘Stylepark 新办公室’,同材质嫁接在墓地墙体上。
© 王睿
© Thomas Mayer
07. 材料的新构
建筑的多样性,不仅仅是空间的多元化,空间的组成成分也极为重要。各种材料为何出的建筑边界,带来不同的空间效果;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空间,因为结构方式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建筑氛围,这就是建筑的迷人之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 胡义杰
© Niveditaa Gupta
© Luc Boegly
© Bo Crockett
© 张超
© Spaceshift Studio / Pirak Anurakyawachon
© Toshihiro Ishibashi
© Duccio Malagamba
© 郭海鞍
© Sandra Pereznieto
© Rohspace
© Mark Hadden
三个月,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建成,屋脊张弦梁+跨间悬链梁的结构系统;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世界最大悬索结构展厅;纽约万豪酒店,全球最高的模块化酒店;可持续栖居地 TECLA,全过程 3D打印建造;Vac 图书馆,蔬菜水产发电的零碳图书馆;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喜岳云庐瑜伽亭及泳池’,简洁构件的场所建构;来建筑‘悬岸飞桥’,跨度10米竹悬臂梁桥梁。
© 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
© Thai Thach, Viet Dung An
© 赵奕龙
08. 气候危机
这一年,建筑师们共同推动一件事件——气候危机,5月扎哈事务所、David Chipperfield事务所、福斯特等17位 Stirling 奖得主共同宣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紧急声明,公开信中呼吁改变人类行为,以防止灾难性全球变暖。9月,更多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设计模块化建筑。在紧急峰会上,专家讨论呼吁业界内人士对混凝土的使用,而使用木材。福斯特事务所承诺在2030年在所有办公建筑中实现碳中和,Snøhetta承诺在未来20年内设计负碳建筑。
Snøhetta ‘Brattørkaia 大楼’,节能建筑的‘教科书;Bjarke Ingels‘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原设定烟圈提醒全球变暖;GBBN‘匹兹堡种树组织总部’,零能耗模块小屋;Snøhetta ‘全球种子库+北极游客中心’,保护能源迫在眉睫;世界上最高模块化建筑 Clement Canopy,于新加坡竣工;Henning Larsen ‘Solrødgård 水处理厂’,能源与气候问题警钟;3XN‘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建筑之一。
© Ivar Kvaal
© Rasmus Hjortshoj
© Bouygues Batiment International
©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 MORK, Adam
09.奖项及大事件
建筑界奖项颇多,大多数是缴费获取的野鸡奖,在江一燕事件领取建筑奖后,该事件发酵。下面列举ArchDaily合作奖项:普利兹克奖,2019年得主:矶崎新;密斯奖得主,2019年得主:530公寓改造项目;CTBUH最佳高层建筑;阿卡汗建筑奖,世界建筑节年度建筑,RIBA年度住宅奖,eVolo 摩天楼竞赛奖,ArchDaily年度大奖,ArchDaily中国建筑大奖,ArchDaily改造建筑奖!以及2019年全球建筑院校排名榜单。
© Philippe Ruault© Jason O'Rear
© Aidan McGrath
从政府到学术界的系列大活动中,可以看到建筑届关注的话题以及时代的走向。4月,包豪斯百年校庆;5月,71位建筑师, 规划师, 设计师, 艺术家, 城市研究者的装置影像展, 探索“未知城市”;6月,石上纯也‘蛇形画廊’建成;7月,归成展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8月,2019年火人节;9月,城市更新主题展“新生于旧”,10月,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相遇”;天津大学建筑学术周“批判性教育与实践”;11月,普奖得主格伦·马库特,轻盈的‘第六届 M展亭’建成;12月,2019UABB深双“城市交互”开展。
10.死亡
2019年,那些熟悉的面孔离我们远去,无论是建筑还是建筑师,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正在不知不觉的飞速离去。未来可能有更多的人离去,ArchDaily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巴黎圣母院因修复工程引发大火,主体结构获救,尖塔玫瑰窗部分被毁;法国GoArchitect 发起重建巴黎圣母院尖顶竞赛,热心网友大胆畅想,中国建筑师夺冠;但传统派法国参政员坚持按照原貌重建巴黎圣母院;坂茂无偿承接巴黎圣母院临时展馆设计。日本首里城大火,6栋建筑被烧毁。
© 坂茂建筑事务所
建筑师的终点从来不是死亡。这一年,贝聿铭先生,六角鬼丈,凯文·罗奇,查尔斯·詹克斯,Juliaan Lampens 等建筑师去世,谢谢你们的建筑。他们的建筑会一直激励我们对设计的认真严谨,或许有一天,当代建筑师作品可以站在他们的建筑身旁,不是因为侥幸,而是因为值得,这是我们对一代建筑师最大的敬意。
1989年 ©Marc Riboud/Magnum Photos
结语
今年,我采访了很多人,有三句话让我感触颇深,石上纯也说:“过去,建筑是社会的产物;如今,建筑是个性化的表达” 。马岩松说:“泡泡,镜面表皮映射着传统,但形态却又不同于传统,这就是我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坂本龙一说:“如果音准不对,人们就会说琴走音了,其实并不是走音,而这些自然的物质,正在拼命挣扎着要回到过去的形态。”。在人工构筑物和自然之间,人的思想是那么渺小,却又高屋建瓴。
看过2019年的建筑,我要开始发问了,明年我们将从下面十问撰写年鉴。
*留言写下十问回答,或者在2020年用作品说话。
建筑十问
第一问
你读书了吗?旅行了吗?
第二问
你是否步量项目地块?否熟知这片土地的古往今来?
是否明确使用者的诉求?
第三问
你是否在刻意追求视觉需求,是否被形式主义控制?
“致敬”大师作品前,是否真正的懂得经典空间的“生动”?
第四问
你是否为了刻意追求公共性而模糊了空间的边界?
内外空间的模糊是否真的当代空间的需求?
第五问
你是否对材料熟知?懂得每一块材料的物理属性?
是否考虑几十年后材料的可持续性?
第六问
“诗意的栖居”,真的是全部人的共同理想吗?
第七问
在实践中,理论的表达能达到百分之几?
你是否在建筑中塑造“新”概念,矫揉造作般?
第八问
你是否重新走访过自己曾经的作品?
第九问
单个建筑能否代表地域群体风格?
单体建筑的社会意义能有多深远?
第十问
作为当代建筑师,应该有怎样的思想导向?
撰稿人:韩爽
2019年建筑年鉴,十个关键词以及十问
2020.01.03 42549
分享丨Rhino画剖面的各种姿势~~~
2018.12.10 21945
关于Grasshopper你不知道的事!
2018.12.04 15997
竞赛作品︱“X:市宇新生”斩获天作奖一等奖
2023.06.04 884
竞赛作品︱《细说窄院》斩获2022天作奖佳作奖
2023.06.04 877
2022霍普杯一等奖作品「复得返自然」深度解读
2023.06.04 689
普京下令拆除的赫鲁晓夫楼,是中国式卫生间的罪恶之源
2021.12.27 2717
2021年第十二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结果重磅揭晓
2021.12.21 2832
建模圈的扛把子——RHINO,到底有多猛?
2021.11.08 4914
如何学习参数化设计?
2021.11.08 4093
扫码添加老师
一对一咨询